咨询热线:400-222-6666
您当前的位置: 半岛·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华为、小米、OPPO、vivo金融「夺城往事」

发布时间: 2024-05-27 次浏览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华为、小米、OPPO、vivo金融「夺城往事」他非常看好手机厂商做消费金融,认为其具备有碾压性的主场优势,比如对场景的把控能力、自带风控大数据、强大的线下渠道和现成的销售、内置app和定价能力等等。

  后来如大家所知道的,不仅OPPO、vivo做了金融,小米、华为也都没落下,国产四大金刚一个不差。

  手机厂商们在金融领域打响了一场长达6年的「夺城之战」。它们在场景为王的时代里觉醒,也几乎都走过了监管和流量的红利时期,但其中艰辛如何?前景如何?战果又如何?

  小米在2015年6月成立了小米金融(也就是改名后的“天星金融”,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还是用“小米金融”),当年9月产品就上线了。并且小米早早地拿下了网络小贷、支付、银行等牌照,现在消费金融也有了,这点上很有先见之明。

  早早抓住了牌照和业务机遇,是小米金融甩出其他几大厂商系金融团队几条街(倒也不是很多条哈)的重要原因。

  但是,小米金融在2017年才开始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年底小米金融冲刺百亿余额。2017年中至2019年中,小米金融高速增长跑了两年。

  OPPO、vivo的金融的团队都还在搭建阶段,小米金融已经是个百亿小巨兽了,2019年中,小米金融在贷余额突破300亿。

  小米金融那个阶段的大部分流量都来自线上,线下米家门店渠道刚开始搭建,渠道数量上跟OPPO、vivo、华为相比不值一提。但很遗憾的是,后来两年小米金融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半岛体育,在这个高速增长的势头上继续实现质的飞跃。

  而且就目前来看,厂商系的高光也就在这到头了。据我了解,小米金融目前最新的在贷余额跟2019年那会儿也差不了太多,还是300来亿的规模半岛体育

  再同步一下我从内部了解到OPPO金融的数据,今年6月底,OPPO金融自营业务余额大约在16亿左右,目前日放款达到3000万-5000万的水平半岛体育,估算目前自营业务余额在30-40亿左右,算上导流的部分应该能超过50亿。

  vivo金融没有专门调查,但据说跟OPPO金融半斤八两。华为钱包里的全部都是导流或助贷,华为金融还不算有自营业务,据华为合作机构透露,华为的流量质量会比O\V客群好一些,不过华为金融搞了几年整体目前还是没有太大的发展亮点。

  如果说小米金融的崛起是幸运地踩中了时代节点,那么OPPO金融的历史,则能体现普通运气下的现实问题。

  2018年,OPPO虽然嘴上不承认,但身体很诚实地开始组建金融事业部,重点进军消费金融领域。

  金融产品上,华为、小米、O/V都没什么新思路,走的都是:纯导流、助贷、到体系内自营、对外全面开放的路径,只是除了小米之外其他三家厂商布局金融都来得晚些。

  2019年,市场蓝海已经转红,监管政策频发收紧与多头共债并行,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一个非常严峻的时期,监管趋势正在为持牌系正规军开道。

  2019年3月份,其“借钱”功能正式上线,预装在OPPO当时的两款新机型上。7月份,所有新出场的OPPO手机都预装了“钱包”APP,其中内嵌了“借钱”功能。同时,OPPO推出移动支付产品OPPO Pay。

  接下来就是OPPO金融的独立APP——“秋贝金融”(后来改名为“欢太金融”)在苹果客户端上线、OPPO金融进军印度、印尼等海外地区。

  下沉到四五线C交易门店场景是OPPO最大的渠道优势,各种形象店、体验店、专卖店达到数十万家。

  因为当年捷信、马上、佰仟为首的一批pos贷玩家的繁荣,线下分期场景方的话语权一度非常大,手机厂商跟谁合作就决定了流量给谁,当年分期销售人员因为在门店争夺客户而大打出手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这种火热局面没有持续两年。3C的场景一开始确实有一批流量,但3C毕竟不是高频消费品,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下滑。

  同时,还没等到厂商系在自家场景里搭起架子,异军突起的花呗、白条就用碾压性的价格优势全面占领了用户手机,顺便占领了3C分期市场。

  对“OPPO金融”们来说,线上还剩下一条路:预装app入口。但所有的厂商都没胆大到把借贷app赤裸裸摆出来,而是都装进了他们各自自带的“钱包”app中。

  我听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某手机厂商就把自己手机渠道的尾量以20%实收利息的价格导流给一家头部互金,同时又反向操作,用30%实收利息的价格,从这家互金平台买流量回来。

  不管是欢太金融、还是vivo金融、华为借钱,和招商银行、xx消金这些根正苗红的金融产品放一起,很难从这些持牌金融机构手里夺走更多的用户的信任。

  这几年,我不止一次地从厂商系金融从业者那里听到这样的总结,“信任感”是消解手机钱包流量神话的最大公敌。

  而厂商们今天在3C制造业的江山都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的,让他们不敢轻易拿手机品牌去金融市场中博声量。

  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欢太金融、天星金融这些跟手机品牌无直接关联的名字,华为和vivo也没有直接以手机品牌命名的金融产品。

  上面提过,OPPO金融的数据,2018年搞到现在也才小几十亿的量,海外业务也很快铩羽而归。现实是,目前小米金融的三四百亿余额就是厂商系的天花板了。

  互金行业里从不乏跨界巨头,以厂商系为例,也不是针对谁,而是厂商系跨界金融的案例相对比较有代表性。

  凡是在非金融体系内做过金融业务的人应该能体会,金融团队如果没有一个强话语权的leader简直寸步难行。你搞个金融的副业就想动集团的资源,还得问问很多人答不答应。

  在一个金融业务争分夺秒上线抢坑位的时候,你们公司后台人员可能还是傲娇的大厂甲方心态,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为了跟合作银行多改一个无关痛痒的条款,气定神闲地battle上两个星期;

  或者因为太多不懂金融的领导对每一个要上线的业务都提上几遍个人意见以彰显存在感,让本来一周能搞完的618营销方案,过完年都上不了线。

  没有金融基因也意味着,没有早早布局牌照的思路,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你看O/V现在就共用重庆隆携小贷,重庆杠杆哪怕已经放开到5倍,那30亿的注册资本拉满用,也没有多少空间。

 
友情链接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222-6666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Copyright © 2012-2018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05254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